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20080520分水嶺系列(6):面對漲價 民進黨無能vs. 面對通膨 馬政府不必大肆干預

最近物價猛漲,漲幅凶猛令人難以置信,不過馬英九依然帶著米酒到處跑,只見媒體大肆報導馬英九降價米酒,卻不見媒體批評馬英九政府對於萬物齊漲毫無作為。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媒體就是下面這個樣子......對於物價上漲,民進黨執政時,媒體批評民進黨政府無能,但馬英酒質政府,卻稱政府不必大肆干預。這就是馬英九口中,他所聲稱的媒體弱勢。

面對漲價 民進黨無能vs. 面對通膨 馬政府不必大肆干預
媒體: 聯合晚報 提供者: Richard

馬上前:
聯合晚報 20080301
社論  連衛生紙都漲價…

打算趁著今天周末去大賣場購物的民眾,採買衛生紙時恐怕會心痛一下。今天開始,衛生紙漲價了!

衛生紙不貴,但漲價起來,對市井小民的荷包和心理都有點負面影響。每家每戶每天必用之物,最容易讓人心生「連衛生紙都漲價了」的怨嘆,頗具有「日子真不好過」的指標作用。這一陣子以來,牛奶漲,麵包漲,雞蛋漲,小吃攤漲……,如今連衛生紙也漲價,好像宣告百物齊漲、通貨膨脹的日子正式到來!

物價齊漲,相當程度上與國際市場原物料價格波動有關,非台灣本身所能抵擋,也不必將此責任全怪罪於政府頭上。不過,回應民生所關切者,自是政府的義務。立委為此議題質詢已不知幾回,行政院提出因應措施亦三番兩次,為何仍未能讓老百姓感受到政府平抑物價的努力?

面對漲價趨勢,政府反應慢半拍,處理效果又不痛不癢,可能是讓民眾最不滿的原因之一。例如前一波鮮奶漲價,超市和便利商店早已預知,公平會卻在事後才對廠商祭出聯合漲價的處罰,對減輕消費者負擔毫無助益。又如鋼價暴漲,行政院長張俊雄昨天表示將施行鋼筋進口免關稅等措施,以助營造業者度過難關;結果被媒體質疑:台灣不是在四年前加入WTO時即已實施進口鋼材零關稅了嗎?如今閣揆所談免關稅是何用意?

漲價勢不可免,而讓消費者感覺日子不好過的最主要因素,乃此波漲價發生於台灣經濟不甚景氣的大環境中,自然雪上加霜。近來台幣升值快速,股市也表現不俗,但投資環境和經濟基本面並未改善太多。台北市的熱鬧地段如東區和天母,仍可見不少空店面閒置招租;南部的景氣冬天尤其酷寒;大學生畢業一事難求,上班族的實質薪資不升反降。如此氣氛中,老百姓連買個泡麵、衛生紙、波蘿麵包都漲價,能不怨嘆日子難過嗎?能不怪罪政府無能嗎?

台灣經濟,受害於政治干擾實在太深。如今馬英九和謝長廷爭相承諾當選後開放包機、振興經濟如何如何。但民眾的柴米油鹽、衛生紙等等每天都要用,不能凡事拖到選後。老百姓對「連衛生紙都漲價」的抱怨聲,政府官員要聽進去!

============20080520馬上好分水嶺============

馬上後:
聯合晚報 20110217
社論 泡麵漲價vs.房地產漲價

通貨膨脹風雨欲來,直接影響眾人生活,當然是重要的事,所以馬總統表示關切。不過,面對通膨,政府要用經濟專業的政策去應對,叫「國難」太沈重!

推動物價上漲的力量,多來自於國際原物料市場與外匯市場波動,相對應地,來自國內囤積炒作的少。當然,絕對有人想要藉囤積從中賺取利差,然而國際市場的變數龐雜,民生貨品亦非國內少數商家所能壟斷,個別囤積對於物價的衝擊還是有限。政府關心民生物價產生的衝擊,是應該的,但這種關心不能以套襲過去舊觀念來表達,好像物價上漲壓力可全歸罪於「發國難財」的商家。重要的是,政府必須理解手上握有什麼政策工具,而且留意可能引發的副作用。

政府現在用來影響物價的籌碼之一,就是「聽命行事」的公營事業,故台糖等被要求暫時「凍漲」。可是公營事業不漲價,就得吸收成本,甚至承擔虧損,回頭又損害了國庫的收入,也破壞了企業治理精神。最嚴重的後遺症,是創造了不合理的短期價格,使得正常的供需機制失靈,反而刺激了更強烈的漲價預期。政府硬將什麼物品價格壓低,等於是鼓勵市場去囤積那項物品;台糖凍漲,現在民眾果然大量搶購、囤積白糖和沙拉油,不是嗎?

政府施政,應有清楚的輕重緩急標準。大張旗鼓要以行政手段干預民生物價上漲,卻對其他波動束手無策,稱不上是有效能的施政畢竟漲價漲得最誇張,給民眾帶來最痛苦感受,且最明顯受炒作影響的,不是麵粉、糖和泡麵,而是房地產。都會的房地產價格近年來翻了幾翻,飆到天價,其中有人囤積,所謂建商「養地」;有人炒作,房市的投資客大戶是誰,連媒體都曾報導;也有「政策幫凶」,先前的國有地大量釋出、房貸低利率、買賣房屋不按實際交易所得課稅、乃至調降遺產稅導致熱錢回流…,都是因素。房價不合理上漲,對庶民影響之大,政府束手無策,現在卻要將泡麵等民生物品漲價視為「國難」來處理,這種態度,老百姓只能苦笑吧?

(歡迎轉載 From 馬的報報:http://gdp633.blogspot.c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