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馬英九主張的統一大業 證據歷歷在目

1.中央日報2006/2/11
「台北市長馬英九昨接受BBC中文網專訪表示,目前兩岸沒有談統一的條件,必須先建立相關的架構,促進兩岸交流正常化,待應有的機制建立好,彼此充分了解,時機成熟後,再由兩岸人民決定兩岸是否統一

2.中央日報2005/12/20
馬主席接受新聞週刊國際版專訪內容:「問:什麼是您對於統一的時間表?馬回答:對我們的政黨而言終極的目標是統一..

3.聯合報2006/2/14頭版
「馬:兩岸終極統一 須人民同意 今在倫敦政經學院演說 指我政治實體及對等地位須被承認 為統一創造條件和平協議則為中程目標」;「馬英九強調,為創造兩岸統一的有利條件,必須是中華民國在台灣作為一個已確立的民主政治實體獲得尊重;而且作為『一中架構下政治夥伴的對等地位』,也必須獲得承認。」

4.中國時報2006/1/13
堅持統一 王在希讚馬英九」;報導指出,「中共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昨天表示,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關於『最終堅持統一』的公開談話的舉動確實不易。他表示,這與連戰堅持的方向和立場是一致的,也是目前國民黨內部絕大多數的共識。王在希昨天在人民網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他也注意到馬英九主席講了最終堅持統一的目標,認為這應該說也是反映了目前國民黨的黨意,也應該說它反映了臺灣多數同胞的一種民意。馬英九敢於公開地這樣表示,應該說他這一個舉動確實不易,尤其在國民黨內部是黨意。」

(點圖可放大)

























































































(歡迎轉載   From馬的報報:http://gdp633.blogspot.com/ )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馬的承諾「絕不舉債」 現在變成台灣欠滿一屁股債

20071129馬英九聲稱要以「愛台12建設」(連發言人殷瑋都被不出來的12項)來實現633支票,更強調「絕不舉債」,不僅如此,還可讓政府每年有2千億到4千億盈餘。結果現在,馬英九三年的債務增加卻讓人民每人背負91萬的債務

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已不是新聞,但馬政府上台後,政府財政惡化情形卻讓人瞠目結舌,國家收支短差對國人造成的負擔愈來愈重,也成為馬政府一直無法解決的執政困局。觀察近年來政府財政情形,每年入不敷出的狀況不但沒有隨著馬吳口口聲聲喊的經濟回春而有改善的跡象,甚至在明年度編列的預算案中,歲出歲入短差情形更為加遽,短絀額度已經佔歲出的十分之一以上,等於明年度如果要支出100元,政府的將面臨錢包裡還差11元的窘境。

中央政府財政餘絀情形

歲入
(百億元)
歲出
(百億元)
餘絀
(百億元)
餘絀佔
歲出
2007
164
156
8
5.4
2008
164
162
2
1.4
2009
155
171
-16
-9.4
2010
150
165
-15
-9.5
2011
165
179
-14
-8.0
2012
173
194
-21
-10.8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歲入歲出不含舉債還債和前年度賸餘,2012年為預算案編列。

如將每年債務舉借、債務償還、融資調度、前一年餘額等算入實質收支數,比較中央政府近年來的收入與支出決算數,2007年民進黨執政最後一年將近收支平衡的狀態,在馬政府一接手後即快速惡化、連年短絀,以佔GDP的比率來看,馬政府執政後平均每年都在 -2.5%以上,等於國內每100元的經濟產出中,就有23元是要拿去貼補中央政府當年度的短差。

中央政府收支佔GDP比率

實質收入
GDP
實質支出
GDP
實質收支餘絀
GDP
2007
12.7
12.8
-0.1
2008
13.0
13.9
-0.9
2009
12.5
16.0
-3.5
2010
11.0
14.0
-3.0
2011
11.7
14.2
-2.4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行政院經建會。實質收支含歲入歲出、舉債還債和前年賸餘等。

如果再從政府累積的債務來看,央政府未償還的債務餘額已經從2007年佔GDP的的28.8%,快速增加到201033.4%,根據經建會及主計處的統計,2011年將進一步增加到35.4%。馬政府短短3年多任內將債務幅度大幅增加四分之一,與民進黨政府任內穩定維持在28-29%左右相較,馬政府「拼債務」的努力可謂相當傑出,從四年前台灣債淹腳踝拼到現在淹肚臍!根據審計長林慶隆在立法院答詢時所言,我國公債法並沒有和國際接軌,若採計國際標準,我國的債務佔GDP比例恐怕要上升到45%,如果再讓馬政府繼續拼黃金十年、拼債務十年,台灣債可能要淹眉毛、甚至滅頂了!

中央政府債務餘額佔GDP比例

債務餘額
(百億元)
GDP
(百億元)
債務餘額
GDP
2001
276
993
27.8
2007
372
1291
28.8
2008
378
1262
29.9
2009
413
1248
33.1
2010
454
1360
33.4
2011
--
--
35.4

※資料來源:財政部、行政院主計處、行政院經建會。2011年資料為截至8月份統計。




















※課外閱讀參考資料:

1.行政院經建會「最新統計資料財政」
2.審計長︰若依國際標準計算 台灣國債佔GDP45%逾公債法債限
3.中華民國財政(2011)—國庫業務
4.我騙我騙我騙騙騙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20080520分水嶺系列(8):DPP執政景氣回升 人沒有感受 vs. 馬執政 讓景氣復甦有感

DPP執政景氣回升 人沒有感受 vs. 馬執政 讓景氣復甦有感
媒體:經濟日報 提供者:Richard

馬上前
經濟日報20040226
社論  景氣回升,人民做何感受

真正影響人民所得高低的應是薪資收入是否向上調整;據行政院主計處本周一發表的統計,去年工商服務業受雇的554萬人其經常性薪資僅增加0.29%,微乎其微,創歷年來雇用人員薪資最低成長率...(馬的報報加註:馬英九宣稱去年創下超過10%的經濟成長率,但我們現在的薪資倒退回13年前的水準。請見http://gdp633.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25.html

行政院主計處於日前公布去年第四季及全年國民所得初步統計,第四季經濟成長率由原預測的4.81%提高為5.17%,因而全年經濟成長率也自原預測的3.15%提升為3.24%;顯示去年第四季隨著國際經濟的強力復甦,對外貿易恢復兩位數成長,而國內需求則在對外貿易大幅提升的帶動及國內股市大幅上揚的激勵下,扭轉連續兩季的衰退轉為正成長。但去年第二季遭受SARS疫情的衝擊,經濟淪為負成長,致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仍較前年的3.59%為低。不過,由於陳水扁總統到處宣揚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高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及外資大量匯入炒作股市竄升至6,000多點,造成台灣經濟似已全面復甦的假象。但台灣去年實際情形如何,人民是否真已感受到景氣全面復甦,值得深入探討。

儘管陳水扁總統一再強調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但全球視訊預測機構(Global Insight Inc.2月發表最新估測資料,香港去年經濟成長率自去年11月預測的2%大幅提升為3.2%,與台灣同為四小龍之首。同時新加坡去年經濟成長率也調升,陳水扁總統執政的四年(89-92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成為:台灣2.6%、新加坡2.7%、香港4.1%、韓國5.3%,因而台灣自原估計的略高於新加坡的2.4%,居四小龍倒數第二,再退為四小龍之末了。若與政黨輪替前四年(85-88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5.7%比較,輪替後四年不及其半,遑論當時台灣經濟成長居四小龍之首,人民會有何感受?

一般所稱經濟成長率有兩種,按固定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率,稱為實質經濟成長率;按當時價格計算的GDP增加率,稱為名目經濟成長率,一般都是指前者而言。不過近年來國際間出現過去少有的物價普遍下跌現象,使得實質經濟成長率反較名目經濟成長率高,而物價下跌幅度愈大,實質成長率高過名目成長率愈多。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論政府、廠商還是一般人民的金錢收支都是按當時價格計算。因此,當物價下跌,實質經濟成長率向上提升時,若名目經濟成長率還在低檔盤旋,不僅廠商、人民未感受到經濟成長的提高,政府的稅收也不能隨實質經濟成長率大幅提升。日本政府有鑑於此,近數年來,在發表實質經濟成長率時也同時發表名目經濟成長率,以顯示人民感受到的經濟情況。

台灣也不例外,去年第四季實質經濟成長率雖提高至5.17%,但名目經濟成長率僅2.52%,相較去年第三季的2.39%,未見大幅提升。而去年全年實質經濟成長率3.24%,比前年的3.59%落後有限,但去年名目經濟成長率1.01%,則較前年名目成長率2.55%大幅下降60%。因此,去年平均每人GDP僅較前年增加0.6%,幾呈停滯,顯示大多數人民並未感受到景氣的復甦。再就政府的稅收來看,去年稅收僅增加1.6%,如扣除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激勵交易增加的影響,去年稅收僅增1%,與名目經濟成長率1.01%相當,遠低於實質經濟成長率的3.24%,亦顯現去年政府財政收支的拮据,並無改善。

真正影響人民所得高低的應是薪資收入是否向上調整;據行政院主計處本周一發表的統計,去年工商服務業受雇的554萬人其經常性薪資僅增加0.29%,微乎其微,創歷年來雇用人員薪資最低成長率。即使將部分廠商發放的績效獎金、年終獎金計入的平均薪資,去年亦僅在前年減少1.21%的低基礎上,增加1.43%而已,亦即兩年來才增加0.2%,能算加薪嗎?還有將近100萬的公務人員,近年來都未加薪。而農民收入,在去年農業生產價值減少0.74%情況下,農民收入不可能提高。合去年農工商公務人員及服務業人員薪資的增加,不可能超過1%,怎可能感受到景氣的回升?

再看失業率的降低,前年12月為5.14%,去年12月降至4.58%,失業人數減少4萬人;但失業人口中4564歲中高年齡失業人口反而增加6.4%;中高齡者多負擔家計,在長期失業後,家庭陷入困境的比比皆是,甚至走上絕路的也不斷發生。而且失業人口的減少,完全是「公共工程擴大就業方案」臨時僱用10.5萬人之賜。該方案臨時僱用的10.5萬人,完全沒有安全感;該案預算今年6月用完後,如不繼續,失業人口即將大幅增加,失業率即會竄升到5.5%以上,再創新高。

總之,92年不論從名目經濟成長率、每人GDP增加率、薪資增加率還是失業人口看來,老百姓無法感受去年經濟景氣的回升

============20080520馬上好分水嶺============

馬上後:
經濟日報20110106
社論  如何讓復甦有感?

剛過去的民國99年,其實是很有生氣的一年。這一年中,台灣從全球的經濟危機中強勁復甦。根據前三季的統計數據,經濟成長率平均已超過12%,其中民間投資較前一年增加近四成,出口成長達三成,進口成長也超過三成五。這樣的復甦力道,多數亞洲國家都瞠乎其後。

從影響民眾至巨的失業情勢來看,去年農曆年後,失業率大體呈現逐月下降的趨勢。去年11月時的失業率已經降至4.73%,接近兩年前同期的水準;失業人數雖仍超過52萬人,但已較年初減少近10萬人。因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的人數,從98年中也開始穩定下降。這些數字都顯示,經濟環境正在好轉。

即使不看統計數字,從很多跡象也可看到台灣又重新動了起來。做為台灣門面之一的桃園機場就是一個好例子:機場大廈開始改建更新、機場聯外道路與機場捷運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機場裡進出的遊客更是萬頭攢動。回到台北,市面明顯變得更熱鬧了,街頭出現了久違的車潮與人潮,新的國際旅館與新的百貨公司有的剛剛開張,有的正在動土。這些也都是景氣回溫的證據。

當經濟情況明顯好轉,為什麼還是有許多人抱怨這是「無感復甦」?最近的五都選舉,執政的國民黨形勝實敗,論者也多認為由於民眾尚未真正感受到經濟成長,所以經濟成果無法轉化為選票。那麼,政府一定要了解,為什麼有人復甦無感?政府又應該做些什麼,才能使復甦有感?

我們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經濟雖然復甦,但復甦情況並不均衡。大體來說,目前北熱南冷,都會區熱而非都會區冷;受惠於兩岸開放增溫的產業熱,但尚無法從兩岸交流中得利的產業冷。這種不平均正是「無感」的來源;還未從復甦中得利的人,自然充滿失落,認為復甦無感。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現況,政府的政策就應該設法挹彼注茲,讓各個層面都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

以開放大陸遊客來台觀光為例。過去一年多,此一政策已使許多服務業(如航空、旅遊、餐飲等)受惠良多;但由於目前僅允許團進團出,從消費金額到消費地區(路線)都受到相當的限制。最近第六次江陳會雖已宣布陸客來台人數將增加到每日4,000人,但若要擴大陸民眾來台觀光帶來的影響,帶動更多地區的發展,重點就在「自由行」。

然而,按照目前規劃,自由行最快也要到4月才會實現。其實,從觀光局到民間業者都早已準備好了,就待陸委會與國安單位點頭放行。我們認為,這樣的拖延並無實質意義。對於這種可帶來更多經濟效益,讓更多地區分潤的政策,當然應儘速實施。不僅如此,我們還應加大自由行規模,廢除對陸客的種種不合理限制,讓自由行的效果更為擴大。

進一步來說,要讓經濟復甦有感,關鍵就在推動「服務業」。由於目前經濟中有許多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情形,結果我們往往賺到產值的「數字」,卻未得到經濟成長的實質好處。相形之下,服務業多與消費直接相關,既創造產值也帶來就業。而且服務業不同產業間的關連性極高,環環相扣,一呼百應;服務業有此特性,才能撐起市面的繁榮。

政府目前雖有十大重點服務業的規劃,但重心是推動服務業的輸出。我們在此強調的則是與地方結合的服務業,希望藉由地區服務業的發展,帶動地區的繁榮。準此,政府應從五都的新格局出發,在各地推動服務業旗艦計畫,讓旗艦計畫帶來周邊產業並創造就業,這樣才可能讓每個地區都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